有機農業對未來的重要性
統計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有機食品和其他產品的市場增長迅速,至2012年,全球市場達到了631億美元。這種需求推動了有機管理農田的類似增長,從2001年到2011年,年復合增長率為8.9%。截至2020年,全球約有75,000,000公頃(190,000,000英畝)進行有機耕種,約佔世界總耕地的1.6%。這些發展對當地市場有機食品的供應產生了積極影響,使更多人能夠享受到食用有機(無化學物質)食品的好處。
有機農業利用依賴綠肥、堆肥、生物害蟲防治和作物輪作的農業生產系統來生產農作物、牲畜和家禽。 以有機為中心的農業生產系統促進資源循環,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平衡。
現在,印度是最大的有機產品生產國,而澳大利亞擁有最大比例的有機耕地。
有機農業,也稱為生態農業或生物農業,是一種農業系統,不使用合成殺蟲劑、除草劑、抗生素和生長激素來提高產量,而是使用有機來源的肥料,如堆肥、綠肥、動物糞便和骨粉,用於增強農產品。
有機農業也可以定義為“一個綜合農業系統,力求可持續發展,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樣性,同時,除了極少數例外,禁止使用合成殺蟲劑、抗生素、合成肥料、轉基因生物和生長激素”。此外,有機農民還利用作物輪作和利用植物的天敵或自然防禦來對抗害蟲等技術。
有機農業起源於20世紀初,是為了應對迅速變化的耕作方式。全球經過認證的有機農業佔地700萬公頃(170億英畝),其中超過一半在澳大利亞。
今天,各種組織繼續發展有機農業。現代有機農業的發展是為了應對使用化學殺蟲劑和殺蟲劑造成的環境危害。有機耕作方法在國際上受到監管,許多國家都在法律上強制執行,其依據是美國政府制定的大部分標準。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 (IFOAM),有機農業組織的國際傘式組織,成立於1977年。有機標準旨在允許使用天然物質,同時禁止或嚴格限制合成物質。例如,允許使用除蟲菊酯等天然存在的殺蟲劑,而通常禁止使用合成肥料和殺蟲劑。允許使用的合成物質包括,例如,硫酸銅、元素硫和伊維菌素。轉基因生物、納米材料、人類污水污泥、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素、抗生素等畜牧業禁止使用。
有機農業的優點
- 提高土壤肥力和保護:有機農業通過使用自然來源的肥料和有機農法,促進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樣性。
- 更多營養價值:有機農產品通常含有更高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
- 氣候友好:有機農業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土壤侵蝕。
- 為農民提供健康的工作環境:減少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中。
- 改善人類健康:有機食品不含化學殘留物,對人體更安全。
- 考慮未來:有機農業是一種可持續的農業實踐,有助於長期環境保護。
- 抗病蟲害:有機農業利用自然防禦機制來控制病蟲害。
- 無轉基因生物:有機農產品不含轉基因成分。
- 有機農產品是無毒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 肥料是現場生產的:減少對外部資源的依賴。
有機農業在印度已經實踐了數千年。如今,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非常願意投資於一種營養豐富、不含化學物質的產品,從長遠來看可以豐富他們的整體健康,並為促進社會健康生活盡一份力。有機農業的基本目標是在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維護人類福祉,遵循健康和關愛所有人的原則,包括土壤。因此,有機農業極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農業體系中受到追捧。
總結來說,有機農業在提供健康食品、保護環境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顯示出了其重要性和潛力。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機農業將在未來的農業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